《说文解字》第254课:细说“選(选)”字
(朱自清像)
本义之外,选字还有许多其他用法,比如:
(1)派遣;使令。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选巫咸兮叫帝阍,开天庭兮延群神。”李善注称引服虔曰:“令巫祝叫呼天门也。”
(2)选本;选辑成册的作品。南朝梁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故与夫篇什,杂而集之,远自周室,迄于圣代,都为三十卷,名曰《文选》云耳。”清代的王士祯等在《师友诗传录》里说:“文之有选,自萧维摩始也。”现在我们经常看到某某文选,即是从他这里开始的。
(《历代印学论文选》)
(3)入。《广雅·释诂三》:“選,入也。”比如《古列女传·母仪·有虞二妃》:“(舜)既纳于百揆,宾于四门,选于林木,入于大麓。”
(4)周遍。《方言》卷十三:“选,徧也。”《广雅·释诂二》:“选,徧也。”王念孙《广雅疏证》:“选之言宣也。《尔雅》:‘宣,徧也。’”
(5)牵引;攀连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乃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,命曰‘诛送徒’。”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:“应劭云:‘送,当作选。选,引也’……先至之人令之相引,似若得其株木,则枝叶自穷。”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株连。
(6)德行。比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君以选故,而辞以疾,君任重,不可阙,以时亟起。”颜师古注:“选,善也。国家欲襃(bāo,同“褒”)其善,加号畴邑,乃以疾辞。”你看,王莽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禅让理论登上帝位的皇帝,尧舜禅让,也许是儒家编造的理想神话,战国的燕王哙禅让也只是一个诸侯的行为。王莽登上皇帝宝座,好像是一脸的无奈,一脸的虔诚!实际上,他实在是个心机深沉的人。
(王莽像)
(7)选举。比如总统选举。
(8)须臾;片刻。《玉篇·辵部》:“选,迅也。”《古今韵会举要·铣韵》:“选,少选,须臾也。”比如《吕氏春秋·任数》:“颜回索米,得而爨之……选间,食熟。谒孔子而进食。”高诱注称:“选间,须臾。”颜回去向别人索求米谷,讨到米后就烧火煮饭,……一会儿,饭煮熟了,颜回进去见孔子并奉上饭食。颜回索米的故事很有名,这是出处。
(孔子与颜回)
(9)通“巽(xùn)”。柔弱,惧怯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乾部》:“选,假借为巽。”《汉书·西南夷传》:“恐议者选耎(ruǎn,通“软”),复守和解,太守察动静,有变乃以闻。”颜师古注:“选,怯不前之意也。”选耎是复合词,意为柔弱、软弱。
(10)通“馔(zhuàn)”。陈设,置备。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牺牲之不全肥,春秋冬夏,选失时,岂女为之与?意鲍为之与?”用作牺牲的牛羊不纯色不肥壮?春秋冬夏的祭献陈设不按时令?这是你干的呢?还是鲍干的呢?
(11)选还是古地名。在现在的湖北省枝江县境 。《左传》有载。
此外,选还是姓氏,《万姓统谱》有载。
(二)xuàn。读音出自《礼部韵略》。用法也有几个:
(1)(量才)授官。《考正字汇·辵部》:“选,铨选也。《明史·职官志一》:“凡选,每岁有大选,有急选,有远方选,有岁贡就教选,间有拣选,有举人乞恩选。”在明代,量才选官,名头很多。
(明代选官)
(2)被选中的人或物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禹、汤、文、武、成王、周公,由此其选也。”孔颖达疏称:“用此礼义教化,其为三王中之英选也。”夏禹、商汤、文王、武王、成王、周公就是这个时代产生的(是上天选中的)。
(3)整齐。比如《诗经·齐风·猗嗟》:“舞则选兮,射则贯兮。”毛传:“选,齐。”跳舞的节奏感(整齐)真强啊,射的箭每一箭都射穿靶心啊。
(猗嗟)
(三)suàn。读音出自《集韵》。用法有二:
(1)通“算”。数,计算。《玉篇·辵部》:“选,数也。”朱俊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乾部》:“选,假借为算。”比如《书·盘庚上》:“世选尔劳,予不掩尔善。”孔传:“选,数也。”孔颖达疏称:“选即算也,故训为数。”世世代代都会说到(盘算)你们的功劳,我不会掩盖你们的好处。
(2)用作数词。万。《字汇补·辵部》:“选,万也。”《山海经·海外东经》:“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。”郭璞注:“选,万也。”《风俗通》里说:“十十谓之百,十百谓之千,十千谓之万,十万谓之亿,十亿谓之兆,十兆谓之经,十经谓之垓,十垓谓之秭,十秭谓之选。”中国的古人算学以为“数终于万”,其他的称呼只不过是风俗的称呼罢了。
(四)shuā。这个读音出自《集韵》。古钱币单位。《集韵》:“选,金铢两名也。”《古今韵会举要·霰韵》:“选,白选,货贝名。”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白金三品:其一曰重八两,圜之,其文龙,名曰白选,直三千。”古人把白金分作三品,第一品重八两,圆形,花纹为龙,名为“白选”,值三千钱。查不到白选的资料图,依照上面的描述,大致的样子类似周元通宝的样子,如图:
选字的小篆写法如图:
(选字的小篆写法)
(【说文解字】之254,部分图片引自网络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